<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当前位置:首页>信息公开>行政执法公示平台>人社普法阵地

        • 四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发布时间:2021-10-08 10:47:00
        • 来源:
        • 作者:四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字体显示:  

           

        工伤认定工作中的法治思维

          机关第二支部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要依法保障全体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保障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保证公民的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公平正义是我们党追求的崇高价值。 

          工伤认定工作面临的情况纷繁复杂,往往由于细节的追求引导认定结果的走向,且文件规定的情况是有限的,面对纷繁复杂的情况,如何保证正确维护老百姓的利益,就是要保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坚持工伤保险法律政策的立法初衷。 

          设立工伤保险法律制度的初衷,是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能够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客观而言,对工伤认定设置严格的法定标准,以此避免认定过于宽泛草率,也是为了保障工伤保险基金的可持续支付,从而在更大范围内保护绝大多数工伤职工的利益,因此对认定条件作出一定限定,有其科学性和必要性。 

          但在面对千差万别的工伤事故时,应该从立法初衷来思考如何具体认定,而不是机械地理解和适用法条。比如,不能把所有因工突发疾病、抢救时间超过48小时而死亡的,都拒绝认定为工伤。联系上述案例来看,检察机关认为在对死亡认定标准没有明确规定情况下,应当从有利于保护职工的立场予以解释。 

          我们也要注意到,随着时代发展、技术进步,人们工作模式也在发生新变化,必然会带来工伤认定上的新问题。对于新问题,既需要法律与时俱进作出回应和调整,也需要相关部门在办理具体个案时准确把握工伤保险法律制度的立法精神。人社部门要准确把握工伤保险法律制度的法治精神,在工作实践中积极落实,更好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